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南峰偏南

追逐探险的心灵

 
 
 

日志

 
 

参观市博物馆记  

2008-10-07 13:32:55|  分类: 读书行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2008年2月的最后一天,风清日爽,我去参观兰州市博物馆。我知道,2月份初兰州市所属各博物馆基本已免费向公众开放,但春节期间天公不作美,冰雪飘零,不宜出行。今天阳光明媚,春日洋洋,于是出发。

 

跨过仿古建筑的市博大门,我观察了一下博物馆建筑格局:呈长方形四合院格局,中轴线上为正殿及白衣寺塔(塔在正殿之后),开南门。除南门两侧为办公区之外,其余三面加上正殿都是展览区。各展览区展览内容情况是:西一区为兰州市历史文物展,西二区是历史人物书画展,北一、二区皆是当代画家书画作品展。我去时不巧,东一、二区及正殿都没有开放,不知具体的展览内容。

 

我首先参观的是西一区兰州市历史文物展部分。该区分二层:一层主要是兰州城市的历史变迁;二层主要是史前及历代文物展示。一层主要以一百三十多年前(1875年)拍摄的兰州城市及风俗老照片展览为主,图片有白塔山、黄河、大水车、镇远浮桥、城垣、各族各色人物等等。重点聚焦于对兰州城市的历史变迁上,有城垣历史变迁示意图,有城市微缩模型,甚至有一幅光绪年间画家所画的城市写真图——《金城揽胜图》,该图以全景式的视角非常逼真地展示了清末兰州城市的建筑格局、风景名胜情形。

 

看了图示展览,我们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兰州城历史变迁的脉络:汉迄隋唐时,兰州城仅是五泉山下一隅之地;宋代,城向西北扩大;明,开始大规模修筑城垣,又向西北扩大至黄河边上,内城大约在今二桥(中山桥、中立桥)之间;清,沿袭明城格局,但向东、南、西三面扩展外城,形成内城四门、外廓九门的格局。

 

在古兰州城的风景名胜之中,我对两处现在已经不存、只能在历史图片上一睹其风采的名胜唏嘘不已:一是握桥,在城西,雷坛河上,横跨东西,造型优美,兼具实用价值,似南方常见的风雨桥,忠诚地为东来西往的行人遮风挡雨。二是木塔,即在镇远浮桥大约正对的那一个城门一角,有一造型玲珑、高耸入云的白色木塔,十分漂亮。我不知其名,请教于博物馆内老师,回答说就叫木塔,清末毁于大火。虽然十分可惜,但我十分疑惑:这样漂亮的塔怎能没有大名呢?

 

二层主要是史前文化文物展,较吸引人的是1994年从皋兰出土的赤鹿头骨标本,一只大鹿头上长着二支大角,左角七个分叉,右角六个分叉,像艺术品一样完美。如此庞然大物的存在,证明了在史前,我的家乡其实是一派山川秀美、草长莺飞的旖旎风光!并不亚于当今的九寨沟!而现仅存的榆中兴隆山森林区就是对这过去美好风光的最好的历史见证人。但在历史长河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中,祖先们由于没有处理好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关系,向自然索取过多,才导致了与历史时期相比差异如此巨大、对比如此强烈的故乡现在的自然风貌!它带给现代的我们的思考就是要吸取这一历史经验教训,不要给子孙后代留下深深的遗憾。

除此之外,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彩陶文化具有清新、拙朴的风格,是我们探索并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最生动的教材。马家窑文化是我们的远古祖先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历史学家们将其划分在新石器时代)在黄河上游地区创造出的一种以黑色和红色为标志的彩陶文化。考古学家们又将其分成三个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并从陶器纹饰特征上分析,有一个从动物纹式向几何纹式演变的过程,认为其上的几何纹样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并可能是作为不同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如马家窑类型上的旋涡状纹是鸟纹的抽象化;半山类型上的叶脉纹、大圆圈等是蛙纹、鸟纹的符号化;马厂类型上的蛙纹变形等。这些都说明远古祖先的马家窟文化是属于分别以鸟和蛙为图腾的两个渔猎业氏族部落。又如,辛店文化陶器上的双钩羊角纹是羊的形象的进一步抽象化,说明它可能是牧业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美学家们有一句名言“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从马家窟文化陶器纹饰上这些充满着石器时代中华文明密码的线条形式里,我们看到了美,远古文明的粗犷美。

 

出了西一区,往北走不远就是白衣寺塔。一看到她,我就为之心折。她外形俊逸,漂亮,气度不凡。一看到她,你就会惊叹不已,一见钟情于她。她建于明崇祯年间(1631年),通高25.7米,是藏传佛教文化与汉文化混合的产物。塔体结构上,从上到下可分成五个部分:覆钵形的塔刹(中空,可以藏宝物哟);八角、十二层楼阁式塔身;覆钵式塔身,南面开一大佛龛,内塑释迦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施无畏印与予愿印。须弥座和基台。

 

说她是藏传佛教文化与汉文化混合的产物,是因她与藏传佛教的覆钵氏塔有部分地方是有相似处的,如藏式佛塔一般分作五个部分:即日、月部——代表佛教教义中的“空”;伞盖部——代表佛教教义中的“风”;相轮(十三天)——代表佛教教义中的“火”;覆钵部分——代表佛教教义中的“水”;台座——代表佛教教义中的“地”。在元明时代,藏传佛教的塔最上部分的塔刹是宝瓶,像个宝葫芦;至清代才演化成仰月与日盘。十三天一般为圆盘状。白衣寺塔的塔刹是符合明代特征的,但十三天部分是八角、十二层楼阁式,却又是汉式佛塔风格。

 

几百年沧桑,风起云涌,白衣寺塔仍在这里,玉树临风。这样造型的塔是独一无二的,只在市博有,博物馆可以迁址,但此塔的风采不可迁。

 

对于书画艺术品,我是个门外汉,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因此对市博的书画展览区只是走马观花。

 

二个多小时之后,当我走出馆外,再欲回首白衣寺塔,却已然看不见了。它静谧地隐逸在喧嚣的闹市之中,像一位志行高洁的古代隐者一样。我的心情是愉悦的,欢快的,像是与一位多年未谋面的故友一席畅谈般的轻松。 

  评论这张
 
阅读(10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