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南峰偏南

追逐探险的心灵

 
 
 

日志

 
 

武威鸠摩罗什寺塔的相关资料  

2009-12-05 17:47:31|  分类: 读书行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武威鸠摩罗什寺塔的资料

 

最初并无寺,而是后凉时(386—403)鸠摩罗什译经的道场,在后秦时为纪念罗什而建寺及葬舌而起塔。“不烂之舌”的典故实源于此。

 

现存的塔下的残石碣材料“罗什地址,四至临街,敬德记”,表明:在唐贞观年间(626—645),唐开国名将尉迟敬德曾重修此寺。敬德,其先西域于阗人也。

 

安史之乱后,凉州陷吐蕃(广德二年,764)几达百年之久,至861年才由河西张议潮收复。但其凉州不复贞观、天宝时的繁华富庶,其寺之衰落可想而知。凉州居民已是多民族聚居。

 

五代宋初,中原虽据凉州,但凉州凋敝。不久又被党项、蒙古占领。蒙古崇藏传佛教,想必罗什寺之汉传佛教不昌盛。

 

随着明代始筑凉州城,永乐元年(1402)始在鸠摩罗什古寺遗址上重修寺、及塔。据方志载,当时的情形是:“寺堂基址,瓦砾堆阜,榛莽荒秽,比丘不存。”显然,罗什寺已毁于战火,也无僧人。至此得以罗什寺得以重建,盖塔也是此时重修,一直存于今。故保存明代藏式佛塔的印迹。

 

罗什寺塔,为空心,八角12层,最高层为塔刹,呈葫芦形。塔通高32米。全部以条砖堆砌。塔座也呈八角状,高约2米。塔四周有砖砌花栏宅墙。

 

                                     (部分资料摘自:王宝元先生《凉州鸠摩罗什寺》一文)

  评论这张
 
阅读(31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